全部藏品

探索9550個藏品
Boats of the Friendly Islands
Boats of the Friendly Islands
British Museum
庫克船長第三次太平洋航行時的隨船畫師約翰.韋伯 John Webber 所繪,畫中描繪的為東加 (Friendly islands)的水手及典型的南島語族船舟。
2004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
2004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每公頃藍碳生態系的經濟價值
每公頃藍碳生態系的經濟價值
Wikipedia
Based on data from:
海洋碳循環
海洋碳循環
Wikipedia
海洋食物網
海洋食物網
Wikipedia
顯示碳通過公海的流動。 Office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Science
二氧化碳在海洋與大氣間的循環
二氧化碳在海洋與大氣間的循環
Wikipedia
CO2_pump_hg.png: Hannes Grobe 21:52, 12 August 2006 (UTC), Alfred Wegener Institute for Polar and Marine Research, Bremerhaven, Germany
漁業常見的底拖網捕撈法,將海洋沉積物中的碳釋放到海水中
漁業常見的底拖網捕撈法,將海洋沉積物中的碳釋放到海水中
Dimitris Siskopoulos
由26位海洋生物學家、氣候專家和經濟學家合著的研究報告指出,漁業常見的底拖網捕撈法,因為使用沉重的網沿著海床拖行,每年「抽出」10億噸的碳。海洋沉積物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儲存庫。根據該研究,碳從海底沉積物釋放到海水中,增加海洋酸化程度,不利海洋生產力和生物多樣性。
海洋汙染源
海洋汙染源
柯金源
裂葉秋海棠標本_BRCM 2520
裂葉秋海棠標本_BRCM 2520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麗葉秋海棠 (Begonia ningmingensis var. bella D.Fang, Y.G.Wei & C.I Peng)
麗葉秋海棠 (Begonia ningmingensis var. bella D.Fang, Y.G.Wei & C.I Peng)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岩生秋海棠標本_BRCM 2256
岩生秋海棠標本_BRCM 2256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採集_蘭嶼
採集_蘭嶼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幻燈片數位化
亞洲秋海棠暨石灰岩植物保育研究國際研討會
亞洲秋海棠暨石灰岩植物保育研究國際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1998年_臺灣坪林北勢溪採集紀錄
1998年_臺灣坪林北勢溪採集紀錄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2000年臺北縣倒吊蓮山
2000年臺北縣倒吊蓮山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溪頭秋海棠
溪頭秋海棠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圓果秋海棠
圓果秋海棠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藤枝秋海棠標本_BRCM 18
藤枝秋海棠標本_BRCM 18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Begonia grandis標本_BRCM 8772
Begonia grandis標本_BRCM 8772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植物標本館 (HAST)
已經發芽的小苗,王義富贈。 2008年採自往情人谷瀑布途中,生長在竹林隔壁的斜坡石壁上,與南台灣秋海棠伴生。2009年莫拉克颱風後原棲地受創已找不到植株。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