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899個藏品
租用漁船在外海採集魚類標本—施放底拖網漁具的網板
租用漁船在外海採集魚類標本—施放底拖網漁具的網板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在潮間帶的潮池內,利用麻醉藥採集魚類標本
在潮間帶的潮池內,利用麻醉藥採集魚類標本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利用燈光誘捕器,捕撈具有趨光性的仔稚魚的活體標本
利用燈光誘捕器,捕撈具有趨光性的仔稚魚的活體標本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Flora of China Joint Editorial Committee
Flora of China Joint Editorial Committee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US National Herbarium Department of Botany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 12th Board Meeting
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 12th Board Meeting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Depart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染色體觀察_水丁香屬植物
染色體觀察_水丁香屬植物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棲地喪失及破壞—尼泊爾埋葬蟲
棲地喪失及破壞—尼泊爾埋葬蟲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尼泊爾埋葬蟲為臺灣山區重要的動物屍體分解者。清境農場附近山區過度開發,造成山區日溫差變大,進而讓對溫度敏感的尼泊爾埋葬蟲無法與麗蠅競爭,影響物質轉換及能量循環。
氣候變遷—海龜蛋鐮孢霉病
氣候變遷—海龜蛋鐮孢霉病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氣候變遷對新興病原體的出現或盛行具深遠影響,改變了真菌、環境和寄主的特性,進而可能驅使新興或更適應的病原體出現。海龜蛋從卵到孵化的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其一嚴峻的問題是「海龜蛋鐮孢霉病」,對全球海龜的孵化率造成嚴重影響。
棲地喪失及破壞—蘭嶼吻鰕虎
棲地喪失及破壞—蘭嶼吻鰕虎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野外調查結果顯示,河床水泥化及壩體等溪流人工構造物已嚴重破壞臺灣特有種蘭嶼吻鰕虎的棲地,導致其現存族群數量已較過去明顯減少。
其他潛在威脅—陸域風機
其他潛在威脅—陸域風機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據估計,臺灣每年每架陸域風機可能造成超過300隻蝙蝠死亡。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附錄)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附錄)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過度利用—旅鴿
過度利用—旅鴿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Letter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Fish Database of Taiwa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ICSU)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臺灣魚類資料庫是臺灣唯一參加國際科學理事會 (ICSU) 下的組織—全球資料庫系統 (World Data System, WDS) 的正會員 (Regular member)。此組織必須以資料庫當會員,資料庫需經過嚴格的審查,且保證是公開且可永續的。臺灣魚類資料庫簽約時由翁啟惠院長簽署。
生物多樣性資訊學 (Biodiversity Informatics)
生物多樣性資訊學 (Biodiversity Informatics)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Mark John Costello (2015) 表述生物多樣性資訊學涵蓋了生物資訊學、生態資訊學與地理資訊學三個面向,整合自然界之所有資訊—從基因庫到生物圈,每個部分都有其特質和與其他部分重疊。
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核心價值—保育和永續利用
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核心價值—保育和永續利用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學術走入社會—應將研究成果及資料建庫上網公開
學術走入社會—應將研究成果及資料建庫上網公開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物種之保育與永續 利用必須先要建立完善的物種資料庫, 包括其分類、生態、標本、分布、文獻及其生物學之圖文資料。
臺灣魚類資料庫—重要事件歷程
臺灣魚類資料庫—重要事件歷程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 及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
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 及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根據世界保護區資料庫 (WDPA) 的統計,到2024年3月,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s) 共 18,208 個、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s) 共 196 個。兩者合計僅佔全球海洋總面積的 8.3%。
唯有保護海岸自然棲地與整合管理海洋生物資源才能永續利用
唯有保護海岸自然棲地與整合管理海洋生物資源才能永續利用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要挽救海洋生物多樣性又以劃設海洋保護區最為簡單、經濟、有效。此乃因生物多樣性涵蓋基因、物種及生態系三個不同的層次;基因由生物個體或物種所承載,而物種又是生態系的基本成員,因此若要保護基因的遺傳多樣性,便要從保護物種開始;保護物種則必須加強生態系的保護,所以棲地保護仍是防止生物多樣性喪失最有效的工具。
第一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
第一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講稿合訂本
第三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尋回台灣的海洋生物:認識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大會手冊
第三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尋回台灣的海洋生物:認識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大會手冊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籌備委員:白培英、賈福相、陳義芝、孫寶年、方力行、陳章波、邵廣昭
有了資料庫,我們才能回答很多問題
有了資料庫,我們才能回答很多問題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Q1. 臺灣魚類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為何這麼高? A1. 多樣化的海洋棲地或生態系。水深、底質、地形、海流 (水溫、鹽度...) 的不同造成臺灣南北不同的生物相或地理區。 Q2. 臺灣海洋生物物種數平均是他國的多少倍? A2. 以陸域面積計算約為411倍;以海域面積計算約為31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