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5515個藏品
溢出效應 (Spill-over effect)
溢出效應 (Spill-over effect)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在海裡劃設一定比例的面積的海洋保護區,給海洋生物一個安全的家,魚多了之後便會游出來,稱之為「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就好比將錢存在銀行裡面當本金,只要提利息就可以永續利用。日本學者曾說:「海是銀行、魚是存款,會生利息」就是同樣的道理。
生態系服務
生態系服務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人類的生存依賴由生物多樣性所提供的直接、間接、有形、無形的益處,包括支持、供給、調節、文化等無可取代的「生態系服務」。
全球截至2022年已發表物種數
全球截至2022年已發表物種數
Our World in Data
全球截至2022年已發表物種數有 2,160,000 種。
恆春海岸
恆春海岸
柯金源
愛知目標達成情形評估
愛知目標達成情形評估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藍碳循環
藍碳循環
Wikipedia
Missing link (全球碳收支平衡每年有5億噸的碳不知去向) 應該是被海岸藍碳系統所吸收。陸地上森林的碳匯功能只有紅樹林的1/4、鹽沼的1/3、海草床的1/2。而且因底土厭氧儲存有機碳更為有效,也不會發生野火反而排碳。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2年12月,聯合國召開第15屆生物多樣性公約CBD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締約方大會 (COP15),並訂定《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作為未來10年全球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標及策略,總共有23個目標。
全球國際性海域分布圖,淺藍色為專屬經濟海域,深藍色為公海
全球國際性海域分布圖,淺藍色為專屬經濟海域,深藍色為公海
Wikipedia
專屬經濟海域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 是指國際海洋法中為解決國家或地區之間因海域爭端而提出的區域概念。EEZ是指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一個區域,EEZ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不應超過200海里 (370.4公里),除去離另一個國家更近的點。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Wikipedia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 及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
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 及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根據世界保護區資料庫 (WDPA) 的統計,到2024年3月,全球的海洋保護區 (MPAs) 共 18,208 個、其他有效以區域為基礎的保育措施 (OECMs) 共 196 個。兩者合計僅佔全球海洋總面積的 8.3%。
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銳減69 %
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銳減69 %
Our World In Data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2022年生存地球報告》發現,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族群平均下降了69%。
核三廠進水口
核三廠進水口
邵廣昭
台電一期風場
台電一期風場
何林泰
大堡礁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大堡礁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Marine Conservation Institute
36% 實施的 & 完全/高度保護 343,623平方公里為總海洋面積(非常大的MPA),而總面積為343,847平方公里(可能包括陸地區域)。
估計台灣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約有3/4的面積比是大洋及深海生態系
估計台灣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內約有3/4的面積比是大洋及深海生態系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左圖是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所測繪的海床水深圖,右圖是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BC) 的 "Sea Around Us" 網站所繪製之台灣專屬經濟海域 (EEZ) 範圍。將兩圖套疊可以約略估計台灣EEZ範圍內約有3/4的面積比是大洋及深海生態系。
帛琉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帛琉之海洋保護區狀態
Marine Conservation Institute
78% 實施的 & 完全/高度保護 總海洋面積為614,807平方公里(限制在專屬經濟區界線內),而根據《MPA指南》評估,已涵蓋了593,855平方公里,佔海洋總面積的97%。
漁業常見的底拖網捕撈法,將海洋沉積物中的碳釋放到海水中
漁業常見的底拖網捕撈法,將海洋沉積物中的碳釋放到海水中
Dimitris Siskopoulos
由26位海洋生物學家、氣候專家和經濟學家合著的研究報告指出,漁業常見的底拖網捕撈法,因為使用沉重的網沿著海床拖行,每年「抽出」10億噸的碳。海洋沉積物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儲存庫。根據該研究,碳從海底沉積物釋放到海水中,增加海洋酸化程度,不利海洋生產力和生物多樣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