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370個藏品
追憶彭鏡毅老師_poster
追憶彭鏡毅老師_poster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彭鏡毅博士 (1950-2018) 是世界知名的菊科、柳葉菜科水丁香屬研究學者,並擔任台灣植物誌第二版與英文版中國植物誌的編輯。彭老師自1982年學成歸國後,共發表了16個非秋海棠的新種,為台灣增加了60個新紀錄種,而表彰彭老師在植物分類學貢獻而以彭氏命名的植物多達七種。
慶祝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在台復所三十周年紀念
慶祝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在台復所三十周年紀念
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現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IPMB)
植物學學術研討會
悼念敬愛的彭鏡毅博士
悼念敬愛的彭鏡毅博士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飄雪秋海棠
飄雪秋海棠
Taiwania
巨果秋海棠
巨果秋海棠
Taiwania
Fig 1. Tanglegram comparing nuclear and plastid phylogenies of Begonia sect. Baryandra.
Fig 1. Tanglegram comparing nuclear and plastid phylogenies of Begonia sect. Baryandra.
PLOS one
Based on Bayesian analyses of chloroplast data (left) and nrDNA ITS data (right); trees are 50% majority rule consensus trees; asterisks mark clades w
釉藍秋海棠
釉藍秋海棠
Taiwania
對葉秋海棠
對葉秋海棠
Taiwania
紺碧秋海棠
紺碧秋海棠
Taiwania
Begonia ignita C.W.Lin & C.I Peng
Begonia ignita C.W.Lin & C.I Peng
Gardens' Bulletin Singapore
古晉秋海棠
古晉秋海棠
Taiwania
貓城秋海棠
貓城秋海棠
Taiwania
羅氏秋海棠
羅氏秋海棠
Taiwania
參訪日本東京之八間水族館—簡報
參訪日本東京之八間水族館—簡報
邵廣昭
參訪目的為在台灣海科水族館展示內容及文案定案的最後關頭,多了解日本水族館之所以能夠成功、受歡迎及歷久彌新的原因。包括展示理念、內容、特色、規劃動線、展示解說內容及設計、多媒體影音、互動、蓄養及展示生物的種類、水族館在科學教育及研究方面所扮演的角色等。
Molecular recircumscription of Broussonetia (Moraceae) and the identity and taxonomic status of B. kaempferi var. australis
Molecular recircumscription of Broussonetia (Moraceae) and the identity and taxonomic status of B. kaempferi var. australis
Botanical Studies
Chung, K.F., Kuo, W.H., Hsu, Y.H., Li, Y.H., Rubite, R.R. and Xu, W.B.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標本館正式成館計劃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標本館正式成館計劃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The predatory Atlantic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 has invaded the western Taiwanese coast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The predatory Atlantic red drum, Sciaenops ocellatus, has invaded the western Taiwanese coast in the Indo-West Pacific
Biological Invasions
1987年自美國大西洋引進養殖之眼斑擬石首魚 (Sciaenops ocellatus),俗稱紅鼓魚及美國紅魚,成長快速、廣溫廣鹽、肉食兼雜食、抗病力強、耐低氧,適合高密度養殖,種苗供應無虞,故迅速成為臺灣的主要海水養殖魚類,但已逸出養殖環境,分布在臺灣整個西部海岸及馬祖海域,成為入侵物種,對於其他
棲地喪失及破壞—尼泊爾埋葬蟲
棲地喪失及破壞—尼泊爾埋葬蟲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尼泊爾埋葬蟲為臺灣山區重要的動物屍體分解者。清境農場附近山區過度開發,造成山區日溫差變大,進而讓對溫度敏感的尼泊爾埋葬蟲無法與麗蠅競爭,影響物質轉換及能量循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