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藏品

探索616個藏品
台灣水產學會
台灣水產學會
邵廣昭
邵廣昭老師長年擔任台灣水產學會的常務理事,退休後被選為常務監事。學會每年舉辦一次會員大會及學術研討會。在邵老師擔任動物所所長期間曾在中央研究院主辦研討會,左起和倪怡訓教授、廖一久院士、賈福相教授、丘才良教授及盧重成教授合影。
人工魚礁—煤灰礁
人工魚礁—煤灰礁
邵廣昭
煤灰礁是燃煤電廠燒煤所剩下的煤灰,混在水泥內的魚礁。
赴義大利出席「生物多樣性的科學、技術與創新工作坊」
赴義大利出席「生物多樣性的科學、技術與創新工作坊」
邵廣昭
聯合國於2017年發起「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2021~2030」倡議。鼓勵探索和採用創新技術、科學研究和落實管理,來因應新的挑戰。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物種的分類鑑定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物種的分類鑑定
邵廣昭
物種的分類鑑定是生物多樣性資料蒐集和建置最重要的一步,但物種鑑定需要該類群的分類學家來做,也因此更需要注重智慧財產權的規範。
數位化工作—幻燈片掃描
數位化工作—幻燈片掃描
邵廣昭
將標本照的幻燈片掃描成數位檔,影像才能進資料庫儲存和使用。
數位化工作—挑選魚卵和仔魚
數位化工作—挑選魚卵和仔魚
邵廣昭
從浮游動物的標本中,挑選出魚卵和仔魚的樣本。
利用DNA生命條碼方法 鑑定之魚卵種別
利用DNA生命條碼方法 鑑定之魚卵種別
邵廣昭
以酒精固定的魚卵標本照,利用DNA生命條碼方法可鑑定出之魚卵種別 (台電第三核能發電廠汲取之損失評估)。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將存證標本送至標本館永久典藏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將存證標本送至標本館永久典藏
邵廣昭
每份標本均要有標本館藏號碼,作為存證標本供日後可以重新鑑定,檢視原本的分類鑑定是否正確。照片為利用標籤槍,給予標本編號。
數位化工作—物種的分類鑑定
數位化工作—物種的分類鑑定
邵廣昭
物種的分類鑑定是生物多樣性資料蒐集和建置最重要的一步,但物種鑑定需要該類群的分類學家來做,也因此更需要注重智慧財產權的規範。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拍照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拍照
邵廣昭
若無良好環境或設備,請以簡單之背景(白色為佳)拍攝新鮮魚體之採樣記錄照片,並以防水紙在魚體附近標明該個體標號,同時將魚體與標籤以拍照記錄,回實驗室後再固定、展鰭,拍攝正式之標本照。若環境許可,請於採樣後立即展鰭、拍攝標本照。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採樣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採樣
邵廣昭
採樣大小: 儘可能採取足夠量之組織,但以不破壞實體標本為主。一般魚體小於10cm者,採取約長寬高各約3mm左右等量之組織;體長介於10-20cm者,採取長寬高各約5mm左右等量之組織;體長大於20cm者,可採取長寬高各約1cm左右等量之組織。 採樣份數:
數位化工作—拍攝魚類標本
數位化工作—拍攝魚類標本
邵廣昭
將經過展鰭、固定等前處理之魚類標本放置在翻拍台中預先放置的水缸中,並調整標本位置,必要時使用小道具固定標本,以利拍照。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測量體長與體重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測量體長與體重
邵廣昭
請儘可能記錄標本之各項採樣記錄。若魚體小,應於採樣前測量體長與體重,以免採樣過程影響數據。
數位化工作—魚類標本前處理
數位化工作—魚類標本前處理
邵廣昭
(1) 將採集到之魚類標本以清水清洗表面 (2) 將魚類標本平放在保麗龍上,以標本針展開魚鰭,以清楚呈現魚鰭型態 (3) 使用福馬林滴於魚鰭部份,使其固定,靜置10分鐘,以利鰭條的計數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清理及消毒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清理及消毒
邵廣昭
採樣使用之器具剪刀等,需在處理一個個體後完成清理及消毒程序,才能處理下一個個體,以避免污染,可以酒精燈火烤進行之。
數位化工作—標本處理
數位化工作—標本處理
邵廣昭
標本處理包括測量體長、體重及尾數,如有鑑定需要則解剖檢查內部構造和形態;如有從事生物學研究之需,則解剖取出相關器官。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將採取之組織置入冷凍小管中
魚類遺傳物質採樣流程—將採取之組織置入冷凍小管中
邵廣昭
將組織標本置於冷凍小管內,並給予不同編號,並詳細記錄採集資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