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台灣水龍(柳葉菜科)的保育

台灣產台灣水龍(柳葉菜科)的保育

作者
彭鏡毅,劉秀玲,蔣鎮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典藏者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台灣水龍(2n=24)為二倍體的黃花水龍(n=8)及四倍體白花水龍(n=16)的三倍體天然雜交種,其花色介於二父母種之間,偶具漂浮的氣生根,因染色體分離及配對的困難造成雜交物種的不稔,野外族群或人工雜交產生之後代皆不能結實。台灣水龍雖已知為雜交起源,然其親本之一的黃花水龍並未分布於台灣,推測其起源來自中國大陸東南省份,雜交F1世代的種子藉由候鳥或與稻米種子混合藉由人為引入傳播至本島。本研究除調查其族群目前在台灣的分布外﹐並藉由分子證據顯示其遷徙歷史,根據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實驗針對10個族群利用25個引子進行遺傳多型性偵測,未見任何族群內或族群間的遺傳變異。推測台灣水龍在本島的演化係藉由單一來源之移入後,經由無性繁殖擴大其族群。台灣水龍昔日為習見雜草,近年因受工業及農藥污染水質以及河岸水泥化的影響,其族群正快速退縮中,提升河川水質及棲地的保護為保育本物種最佳策略。

詳細資料

主要名稱
台灣產台灣水龍(柳葉菜科)的保育
典藏者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內容描述

台灣水龍(2n=24)為二倍體的黃花水龍(n=8)及四倍體白花水龍(n=16)的三倍體天然雜交種,其花色介於二父母種之間,偶具漂浮的氣生根,因染色體分離及配對的困難造成雜交物種的不稔,野外族群或人工雜交產生之後代皆不能結實。台灣水龍雖已知為雜交起源,然其親本之一的黃花水龍並未分布於台灣,推測其起源來自中國大陸東南省份,雜交F1世代的種子藉由候鳥或與稻米種子混合藉由人為引入傳播至本島。本研究除調查其族群目前在台灣的分布外﹐並藉由分子證據顯示其遷徙歷史,根據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實驗針對10個族群利用25個引子進行遺傳多型性偵測,未見任何族群內或族群間的遺傳變異。推測台灣水龍在本島的演化係藉由單一來源之移入後,經由無性繁殖擴大其族群。台灣水龍昔日為習見雜草,近年因受工業及農藥污染水質以及河岸水泥化的影響,其族群正快速退縮中,提升河川水質及棲地的保護為保育本物種最佳策略。

物件類別
文件檔案
其他內容描述
主題: 

水丁香屬

作者
作者: 
彭鏡毅
作者: 
劉秀玲
作者: 
蔣鎮宇
拍攝: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RCAS)
創建時間
出版時間: 
1999
識別碼
BRCM 3397
檔案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