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海:秘境生物現蹤

探索深海:秘境生物現蹤

自海面下200公尺深的海域一般稱之為深海,具有無光、水壓大、水溫低等與淺海截然不同的環境條件

龍宮使者 勒氏皇帶魚

皇帶魚 (Regalecus russelii) 既有「地震魚」的稱號,又有「龍宮使者」的威名,生活在海面表層至1000 m深海域,帶著些許神祕氣息。人們相傳一旦皇帶魚現身,便預告著將有地震襲來,不過至今都沒有相關研究能佐證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有件事倒是無庸置疑,「最長的硬骨魚類」寶座非牠莫屬。

有別於一般深海魚闊口獠牙的容貌,背鰭前段的鰭條與腹鰭延展如絲,前者會在游動時聳起;體型雖然龐大,卻主要以小型節肢動物—磷蝦為食。長條狀的身型,除了尾鰭退化外更缺乏臀鰭,猛然一看還真有點蛇模蛇樣,無怪乎許多文化將牠視為大海蛇傳說的原型了。不過皇帶魚的泳姿可不像海蛇一樣蜿蜒迂迴,水下觀測結果顯示,皇帶魚主要以筆直的身軀垂直游泳,仰賴著長長的背鰭以波浪狀擺動緩緩前進。

拍攝 I 陳國勤研究員 (2007.03.27)

覓食是皇帶魚現身淺海域的可能原因之一

2022年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黃世彬博士及邵廣昭退休研究員,根據勒氏皇帶魚幼魚胃內容物的生物組成,證實其曾在夜間來到10多公尺深的淡水河河口水域,捕食豐富的仔稚魚及甲殼類幼生,此研究首度揭秘皇帶魚以往不為人知的生態習性。

搬遷勒氏皇帶魚標本

2018年10月,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同仁將這尾長達5.4 m、重35 kg的勒氏皇帶魚標本,從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地下室,出動吊車協助搬移至跨領域大樓2F,工程浩大。魚體於2000年9月28日在花蓮縣崇德近海被定置漁網所捕獲。

探索深海:秘境生物現蹤

物理學家以二維平面描述三維宇宙,試圖理解複雜的時空關係;而倘若要生物學家尋找生態系的第三個維度,那麼或許一路指向地心的海洋勘可比擬。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在4,000公尺上下,至深更可達一萬公尺,而當水深超過200公尺陽光便無力可及,人們則將這裡以下的漆黑世界稱為深海,也敬畏它的廣袤稱其「內太空」。

生活在深海的生物面臨了水壓、低溫、無光等挑戰,演化的巨輪在此帶出許多生活在陸地的我們難以想像的特徵,諸如能捕捉幽微光線的碩大朝天眼、在浩瀚空間裡增加獵食機會的長尖牙與闊嘴、具有溝通或誘捕、求偶等功能的生物螢光 (有些利用共生細菌發光,有些則自身具發光細胞)、抵抗水壓的高含水量組織云云,無一不是這些「太空生物」適應環境的精彩演出。

雖然臺灣的東北部、東部、西南部外海都有廣闊的深海,相較於淺海生物,深海生物的採樣及研究工作都困難許多,因此迄今我們對深海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仍極為有限。現在就讓我們航向龍宮,一窺熱鬧的深海生態系吧!

柳葉鰻 (Leptocephalus)
柳葉鰻是鰻魚一生中最特殊的發育階段。體表有大量的黏液多醣體 (GAG),是一種細胞外物質,構成其身體很多的細胞間隙,細胞間隙蓄積的水分,可增加身體的含水量,同時體表的鹽類細胞,可幫助滲透調節,使GAG間隙的水分保持比外界海水低張的狀態,身體才能漂浮。隨著成長GAG的蓄積量增加,柳葉鰻的比重變小而能漂浮,便可隨海流漂送到遠方。浮力適應是柳葉鰻展開長距離漂游的生命旅程之關鍵。

大眼黑巨口魚 (Melanostomias melanops)
魚體細長、體色呈暗褐色,具一短且非能伸展的吻,觸鬚有細長的莖。

浮蠶 (Tomopteris sp.)
浮游性,發出黃色的生物光以分散捕食者的注意力。

螃蟹幼生 (Crab megalop)

翼足類軟體動物 (Pteropod)
浮游性,體型小而透明,其腹足背部發育成一對發達呈翼狀的鰭,故名「翼足」。

火體蟲 (Pyrosomsa sp.)
其群體是由幾百到幾千個被稱為「個蟲」的個體組成的圓筒或錐形群體,尺寸從小於一公分到幾公尺長。

棘銀斧魚 (Argyropelecus aculeatus)
具明顯的日夜垂直迴游行為,頭與軀幹相當高,體甚側扁,尾部逐漸變細,眼睛比例大。

巧𧊕 (Phronima sp.)
以桶狀的水母或櫛水母的空殼為家,形成浮游生物亦有寄居行為的特有現象。

櫛水母 (Ctenophores)
有較發達的中膠層,具簡單的網狀神經系統和肌肉系統。身體左右對稱或輻射對稱,膠質厚而透明。

蟾蜍角鮟鱇 (Bufoceratias thele)
身體側扁呈圓盤形,以特化的吻觸手及末端餌球引誘獵物。雌雄異型,雄魚成長後不具吻觸手。

糠蝦 (Gnathophausia sp.)

尖頜鎧鯊 (Trigonognathus kabeyai)
似乎能晝夜垂直遷移,透過狹窄的三角形顎和齒狀牙齒捕捉獵物。有兩個背鰭,發光器集中在腹面。

帆魷 (Histioteuthis sp.)
身上具有許多發光器,雙眼尺寸不對稱,左眼至少為右眼的兩倍大,有助於在深海黑暗環境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