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廣昭‧領航台灣海洋生態學

邵廣昭‧領航台灣海洋生態學

「身為科學家的責任,就是要把環境生態的真實狀況告訴大家...,能有機會將自己七十幾年來,自童年至今一路的成長、求學及職涯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也算是沒有白活這一輩子。」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邵廣昭博士於2016年八月屆齡退休,以其40年公職優質績效獲頒特等服務獎章,但退而不休地持續為海洋生物研究與保育努力。邵老師專精魚類系統分類、數值分類、生物多樣性資訊學、生態與演化學,著作等身並以其學術專業享譽國際。研究之餘,在教學、建置與整合台灣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倡導開放資料、引領我國學術研究國際化、協助政府立法及成立專責部會等,貢獻斐然。儘管這些學術服務在國內的學術環境下對個人學術績效並無實績,但邵老師始終不遺餘力,對社會、對教育秉持著服務的信念,竭盡身為科學家的責任,希望把環境生態的真實狀況告訴大家

我們透過彙整重要事件中具歷史意義的照片、標本、書籍及文獻等,回溯邵老師領航台灣生物多樣性、海洋生物學研究之脈絡,一點一滴地奠基並傳承海洋科學知識。也一探過去四十餘年至今,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育的里程,期能喚起人們對海洋資源枯竭、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的意識。

學養之路

台灣海洋生物學領航的先鋒
出生於基隆
翌年父親過世,童年時代和海洋早有接觸
考進台灣大學
於畜牧系就讀一年後,大二轉入動物系漁生組
成家
和徐倩卿女士結為連理,育有一子一女
中研院助理研究員
由動物所約聘研究助理,轉為正職助理研究員
赴美求學
獲教育部公費留考獎學金,赴美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博士
海大海生所創所所長
成為海大研究成績最亮眼的研究單位;1992獲頒十大傑出青年
中研院動物所所長
2004成立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擔任代理主任兼執行長
屆齡退休
獲公務人員特等服務獎章,但退而不休地為海洋保育、教育、資料庫建置及開放奉獻心力
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奬
繼續為台灣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及海洋生態保育發聲

一探究竟 展覽故事

簡介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幾位貴人,得到他們的提攜與照顧,才能讓自己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站穩腳步,勇往直前。

簡介
經第一線研究與分析,親眼見證了海洋生物多樣性驟降,促使邵老師投入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與教育服務,積極守護海洋、為海而行。

分類研究 新種發表

簡介
邵老師迄今在學術期刊發表近三百篇研究報告,其中百餘篇為分類學研究,共發表77種世界新種及800餘種台灣新紀錄種。

簡介
共有7種物種之種小名 (specific epithet) 為 "shaoi",係為表彰台灣知名魚類學家—邵廣昭老師對魚類分類學的傑出貢獻。

台灣周邊海域TOP 10的魚類

根據《台灣魚類資料庫》的統計,迄今出現在台灣周邊水域的魚類已近3,300種,約占全球的1/10,其中有3,000種都是海水魚。台灣魚類的多樣性就陸地的面積而言,大約是其他國家平均值的400倍,就200海里專屬經濟水域面積而言,也有他國的31倍之多,非常值得國人驕傲和珍惜。但是你可知道台灣的海水魚的多樣性為何這麼高?牠們有哪些種類?分布在哪裡?其中最常見的是哪些種類呢?

台灣的魚類種類多,主要是因為海岸生態系或棲地十分多樣,不同棲地有不同魚種。但這些多樣的棲地到底位在哪裡?生活在其中的魚類又以何種魚的數量最多?根據研究人員在不同的研究計劃,利用不同的調查和採樣方法,在不同的地點,所調查到魚種都會有所不同。其中許多魚種可能是大家很陌生的種類,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本項主題展示的目的就是要給你這些答案。

透過點選下方台灣地圖中所標記的不同海洋生態系,一探該生態系在台灣的分布位置,並可見其中有作過調查研究的位點,即不同計劃在最近或過去的某一年裏用某種採樣方法所採獲個體數 (尾數)、漁獲量或重量最多、最常見,排名前十名的魚種。包括學名及中文名,再點擊超連結,你就可以更進一步去看到牠們的照片和了解這些魚種的身世了。

至於為什麼牠們都不是我們想像的那些種類呢?為什麼這些實際上數量最多的魚種,我們卻不認識牠們的可能原因包括:

  • 我們所熟知在不同生態系中的代表性魚種,其實數量並不是最多,而且調查和採集的方法也抓不到牠們。譬如紅樹林的彈塗魚,珊瑚礁的蝴蝶魚都不會出現在前10名的魚種中。
  • 牠們通常因為成熟的體型小,並且不是我們常吃的經濟性食用魚類,當然也不會是養殖的常見魚類。
  • 牠們不是我們常在水族缸中看到的美麗的觀賞魚類。
  • 牠們通常體型小,不顯眼,白天躲在潮池縫隙中,可說是所謂的隱蔽種 (cryptic species)。
  • 這些小型魚類通常是草食性或是浮游動物食性,吃牠的大魚就是所謂的掠食者,因為被過度捕撈,數量變少之後這些小魚少了天敵,數量就愈來愈多了。
  • 這些魚類特別耐命,在惡劣的環境下,如溫度、鹽度及酸鹼度的劇烈變化或是各種污染及氣候變遷都還能存活下來,繼續繁衍。
  • 由於長期的適應和演化,牠們有更好的求生存或生活史及繁殖策略,確保種族不會滅絕。

你也可以想想看,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呢?如果你有想到其他的原因,歡迎寫信告訴我們。(邵老師的信箱 : zoskt@gate.sinica.edu.tw)

研究調查資料—台灣周邊海域數量最多的魚類

「人類對我們地球的海洋的了解,遠遠不如外太空」邵廣昭做魚類分類,從最簡單的魚市場採集,到親自下海潛水調查,珊瑚礁生態系做完後,發現還有很多生態系未調查,於是開始做沙泥地、岩礁岸、大洋、深海...等生態系。把台灣周邊海域的各生態系,有哪些魚種類組成、數量分布都調查清楚。